
这是我十一岁的照片。记得那是大年正月初二的下午,我们西村头的小伙伴们成群结队赶去郭集小镇上的电影院,去观看当时很火爆的武打片《八百罗汉》。每个人自恃手里有点压岁钱,难得一起去看电影耍乐。
在看电影的路上,我们一趟小伙伴在二层联东的圩门口,遇见了一个拍照片的年轻人。只见他脖子上挂着一台黑色照相机,身上斜挎着一个黄帆布包,手里拖着一辆二八自行车,车龙头上还插着一束鲜艳塑料花,与我们迎面而来,见我们嘴里开始大声吆喝:免费拍照片啊,先拍照后给钱,不好看不要钱……
他的叫唤声吸引了我们,这群小伙伴当中数我哥年龄最大,十六七岁,就读在我们乡里的中学,青春期的男生总是与世界逆着来,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这场拍照的故事。
大哥淡定地喊那师傅:能给这三个小弟弟拍一张照片吗?拍照的当然应诺,于是开始张罗起来,让我们小兄弟仨就地在李庄池塘的水畔拍照,天真十岁少年迎着冬日的暖阳,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老照相机的镜头,随着师傅的提示指令“三、二、一、笑!”咔喳一声,三个青涩少年脸庞便定格在清澈的池塘前。
拍照完毕,摄影师傅热情地从他的帆布包掏出一个小本子,要记下我们的家庭地址,以便照片冲洗好后送到家再取款,记得当时价格是一元钱。这时,只见我的大哥主动靠近摄影师傅,悄声告诉摄影师傅一个地址。人家走后,他还得意地告诉我们,说我给了拍照的一个假地址,人家不会找到我们的,看来他就是存心忽悠人家的。
我们一群少年又谈笑风生地继续赶路,兴致勃勃地去看电影,早将途中拍照的事抛到九霄云外了。
这一年的正月,已经寒假后开学好些天了。有一天,我们迎着夕阳西下,沐着彩霞,放学回到家,刚放下书包,母亲拿着照片,生气地询问起我们:你们的这照片什么时候拍的?还撒谎告诉人家拍照的假的家庭地址!人家师傅今天对照着相片上的孩子模样,从村东的李庄挨家挨户问,这照片上的三孩子是谁家的?一个村子能不认识我们,于是很快就找上门来了。摄影师傅还说如果你们家长不付钱,当场就替你们家的孩子照片烧了。母亲与大姑一听说烧照片,吓坏了,赶紧付了一块五毛的拍照费。
我们因此被母亲狠狠的教训了一番:照片拍也拍了,以后可不能再做撒谎这不诚实的事。
当我再次仔细端详着这张斑驳泛黄的照片上的少年,多年前的拍照往事记忆犹新,只是那些少年已走过三十多个春秋,回首处,人已至中年。

一张张老照片记载着儿时的点滴瞬间,遥远往事静穆在蒙尘的照片中,而每一次翻看都会温暖我的心灵深处。
一幕幕只有70后才能看懂的依稀往事, 寄存着岁月、生命与血脉流转的风景。
岁月不居,时光如流。天地轮回,四季更迭,又是一年开启,在这春节中闲来翻看这些老照片,却久久温暖了料峭春寒。
